疲劳驾驶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,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,从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机能下降的现象。
睡眠质量差或不足、长时间驾驶车辆,都容易引发疲劳驾驶,夏季气温较高,驾车出行也更易产生疲劳感。
驾驶人疲劳时,会出现视线模糊、腰酸背疼、动作呆板、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、反应迟钝、思考不周全、精神涣散、焦虑、急躁等现象,判断能力下降,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。
重度疲劳时,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,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。
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、文明驾驶。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,不得驾驶机动车。
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:(七)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。
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、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,一次记9分;
连续驾驶载货汽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,一次记3分。
夏季气温较高容易疲劳,广大驾驶人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,劳逸结合,避免疲劳驾驶!